世界500强企业中核集团下属工程公司的研发试验基地落户龙河高新区,宏泰儿童无线心电监测仪项目荣获德国iF评选新秀奖,美联制动与瑞立集团强强联合成为国内最大的制动空压机生产基地……近年来,廊坊市安次区创新故事越来越多。
数据是最强有力的佐证。在2019年的河北省科技厅跃升计划评价中,安次区由B类跃居A类,在全省168个县(市、区)中排名由5年前的倒数前五跃升为正数第七。其中,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创新园区基地、创业服务机构、高新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科技管理机构5项指标,均居全省第一(并列)。
打通科技创新的“堵点”,全力建设“科技创新引领区”,安次区目前高新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到84家和659家,与2015年相比实现超10倍增长,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支撑。
8月31日,安次区汇智道69号传来机器的轰鸣声。走进廊坊聚力勘探科技有限公司院内,工人正开动天车装卸货物,车间里一批直径1.8米的大口径旋挖钻头刚刚下线,即将出口到马来西亚。
“这个钻头看似简单,学问很深。要靠钻齿角度的布设、内部机构的应用,以及施工工艺的跟进,来适应一系列复杂地层!”公司总经办主任陈晓君介绍,聚力勘探是由我国第一所探矿工程应用技术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勘探技术研究所出资设立的全资企业,是我国最早研发岩土钻掘装备、机具制造及施工工法的企业,拥有15类产品的企业标准及50余项专利技术,2019年获批筹建“河北省大口径岩土钻掘技术创新中心”。
“安次区的营商环境非常好,公司落户以后有获得感,发展势头很好,去年营业收入达到2.12亿元,同比增长了10%。”陈晓君说,2019年他们通过区政府争取到各级科创补贴250余万元。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要创新,就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非常重要!”安次区副区长马洪涛介绍,该区强化政策引领驱动,制定《深化科技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意见》等文件,每年设立1000万元科创奖励资金并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累计兑现各级奖励9556万元。疫情期间,该区为重点科创企业争取稳岗补助金5000万元,开展政银企对接、科技企业沙龙等系列活动,促成融资合作2亿元。
“区里对科技工作的厚爱,从科技局的工作中就可见一斑,可以说‘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安次区科技局局长李国彬是去年机构改革后到任的,对这点体会尤深,“安次区不仅在机构改革中单独保留了科技局,还把劳务派遣员工的数量从4个增到8个,科技创新工作经费从零涨到每年35万元。”
走进瑞立美联制动技术(廊坊)有限公司,新建成的制动空气压缩机数字化车间里,高度自动化的流水线上看不到几个工人,每步工序都以二维码形式记录在系统里,哪个零件出了毛病都可准确溯源。
“凭借着在新一代空压机产品以及空气管理系统领域的不断开拓创新,瑞立美联成为国内最大、具有世界影响的制动空压机生产基地。”公司副总经理何建军介绍,公司注重自主研发,近三年申请专利22项。
“安次区经常通过电话、邮件、微信、召开企业家座谈会等方式,宣传科技创新方面的支持政策。去年通过区里申请到各项支持资金近500万元,今年预计有700万元。”何建军说,公司今年的发展逆势上扬,产值比去年增长了20%。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安次区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鼓励发明创造,瞄准高端前沿,推动核心技术攻关,加大企业专利发明奖励力度,将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纳入年度考核。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659家,高新技术企业84家,与2015年相比实现10倍以上增长。
最近,华田信科(廊坊)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得到一个好消息:他们主持研发的第二代智能电能表液晶显示驱动芯片项目,被列为廊坊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获得廊坊市财政补贴100万元、安次区政府配套资金50万元。
“科研成果有了,转化才是关键!”公司首席执行官秦振忠言语中满是兴奋,“入驻安次区以来,政府给予了大力扶持,包括提供场地、财政支持、协调贷款等。企业需要什么,政府就提供什么,堪称‘定制化服务’!”
创建于2005年3月的华田信科控股公司,是我国最早研制生产中小微型液晶显示芯片、功能模组及显示器的高科技创新型企业之一,2018年从北京迁入安次区,公司投产不到一年产值突破1亿元。
“我们的目标是做芯片研发制造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在廊坊建成世界一流的智能微显产品制造中心!”秦振忠说,公司计划进一步扩大生产,区政府正在为其协调选址。
推动创新成果落地,安次区高标准打造龙河高新区、廊坊高新区两大省级高新区,全区国家级孵化器数量全市第一(并列)。华田信科所在的安次区龙河高新区,被科技部评为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目前拥有2个国家级众创空间和2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18家。成功引进北京大学工学院为代表的国内顶尖科研团队4个,高端科技人才460余名,其中包括科学院院士3名,博士后15名,博士43名,高端技术专家82名。
“一企一策”,服务上门。疫情期间,为帮助科技企业复工复产,安次区党员干部打破日常分工,以全覆盖的方式下沉到企业一线,从防疫物资供应、制定复工复产防控方案、优化政务服务等方面提供精准支持。其间,区委区政府组建了保障专班驻守“超级工厂”富智康,帮助其仅用两周时间实现整机组装产能100%恢复,且无一例感染病例。
最近,安次区委、区政府与河北工业大学签订了共建“廊坊智能制造工业研究院”合作框架协议,计划携手建设国内一流的科技成果研发转化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协议中规定:“廊坊智能院落成后,对全区规上企业每年提供至少一次一对一帮扶,协助企业出台技术改进方案;对安次区内所有工业企业每年召开两次以上技术培训会,随时为企业解决技术问题……”
“没有企业实践,科学研究只是纸上谈兵。我们和工大不是走过场似的搞对接,而是实实在在地谋合作!”安次区副区长马洪涛说,与传统科研院所的“叫卖式”兜售项目不同,他们和河北工大的合作模式更接地气——由专家根据企业的需求立项研究,对企业“一对一”问诊把脉,打通科研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该区还实施“百企转型”行动,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发展,积极培育跨境电商、综合外贸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使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前不久,廊坊一家热力设备生产企业接到客户反映:客户家中的冷凝管漏水,急需对材料进行失效分析。情况紧急,该企业来到富智康检测中心(廊坊)求援,当天就拿到了检测结果,从而为企业改进技术提供了数据支撑。“具备检测能力的科研院所最近也要去北京,费用要三四万元,在富智康仅需几千元。”该企业负责人告诉笔者。
“想要搞科研、搞创新,实验室、检测室不可或缺,但建一个动辄几千万,花费巨大。为此我们推动区内企业实验室对外开放,让全区企业共享创新平台从而降低研发成本,同时提高企业设备的利用率。”安次区科技局局长李国彬说。
正在整修的院内,几座新厂房拔地而起,27米高的核电安全壳综合性能试验台架刚刚完成一项重要的使命——许多人不知道,听上去有些神秘的中核工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科发”)已在安次龙河高新区悄然运转了一年多,最近为中国自主核电堆型“华龙一号”完成了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PCS)的验证试验。
“中核科发是全球500强企业中核集团下属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由中核工程的研发中心发展而来。”中核科发公司执行董事战仕全介绍,公司主要承担中核工程的科技研究与开发、科技成果转化、产品孵化、中试和产业化等任务。
“独立成立公司后,我们也服务于行业其他科研院所和业主单位。”战仕全说,该公司在安次区投巨资建造的核电安全壳综合性能试验台架,全球少有,今后除了为母公司进行研发试验外,还将对外开放共享,承接相关产品的试验项目。此外,公司正在筹建中俄院士工作站,打算引进俄罗斯科学院专家与中国的院士一道,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技术研发。
广筑平台,汇聚英才。安次区大力加速创新资源聚集,着力推进企业检测、设备等资源共享,区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项目专项资金,鼓励域内企业重大科技项目转化和知识产权应用。2020年,该区组织11家企业申报省市成果项目24项,获批成果转化项目数量在廊坊各县(市、区)中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