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罐头这种包装食品,想必各位读者朋友都并不陌生,但是家里常备或者常吃的读者朋友却应该很少,
但在中国,这样的一种情况却大不相同。虽然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罐头生产国,每年出口数以百万吨计的罐头产品,供应全球150多个国家,但在国内销量却一直不温不火。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提起罐头,很多人都知道它源自于西方国家。但实际上,最早出现罐装食品的概念,却要追溯到中国的历史。
在北魏时期,就已经有了罐装食品制作的过程。这种食品保存期较长,对需要长期储存食物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
然而,直到19世纪初,罐头在现代意义上才线年,法国商人尼古拉·阿佩尔发明了将食物灌装入罐并高温杀菌的方法,解决了军需问题。
此后不久,拿破仑时期爆发的战争,更是给罐头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当时拿破仑发现,若能够开发出一种可以长期保存的军用食品,将大大缓解后勤供应的压力。
于是,他发布了一则悬赏令,希望有人能找到解决方案。这引发了法国人的积极响应,最终罐头这一发明诞生了。
虽然起初只用于军事目的,但随着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罐头迅速走进了普通民众的生活。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廉价耐储存的罐头,成为了维系生计的关键。在经济大萧条期间,罐头同样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拯救大批家庭的救命稻草。
这些历史事件,都为罐头在西方国家扎下了深深的根基,成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
而在中国,罐头产业的发展历史则与西方大不相同。最早的中国罐头工厂,诞生于1893年的广州。当时,几个美国人创办了一家小型罐头厂,主要生产应季水果罐头,销往国外市场。
此后的几十年间,中国陷入了战乱之中,罐头业只能维持在小打小闹的状态,产量极其有限。
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罐头工业才得以迎来新的春天。中央政府意识到罐头在满足军需和出口创汇方面的重要性,于是全力支持罐头企业的发展。
1950年,中国第一家新型国营罐头厂在上海诞生,拉开了中国罐头工业崛起的序幕。
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能够说是中国罐头业的黄金时代。多个方面数据显示,1958年中国的罐头年产量已达到了10万吨级别,其中水果罐头占据了很大比重。
上世纪中期,中国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罐头在当时属于奢侈品。普通百姓主要依赖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难以负担罐头这种工业化食品的消费支出。
即便是少量进入市场的罐头产品,价格也往往较高,只有一小部分人才有能力购买。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准不断提高,对罐头等工业化食品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20世纪90年代,中国曾出现过一个罐头消费的小高峰。但整体看来,由于收入水平的限制,罐头在中国的普及程度仍然较低。
相比之下,西方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实力较强,居民收入水平较高,因此对罐头等工业化食品的接受程度更高。罐头在这些国家不仅是一种速食,也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储备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国人在饮食上的习惯上一直很看重食材的新鲜程度。传统观念认为,新鲜的食材不仅营养价值更高,而且味道也更加鲜美可口。
因此,无论是在家庭烹饪还是在餐馆就餐,人们都会优先选择新鲜的农产品、肉类和海鲜等食材。
然而,罐头食品由于需要经过高温杀菌和长期密封储存的过程,难免会影响食材的新鲜度。
即使采用最先进的真空包装技术,也难以完全保留食材的原始新鲜状态。这就与中国人对食材新鲜程度的格外的重视形成了矛盾。
他们更看重食品的方便性和储存性,因此对罐头等长期储存食品的接受程度更高。这种文化差异,也是导致中国人对罐头消费冷淡的重要原因之一。
罐头在中国的推广时间相对较短,因此老一辈人对它的陌生感难以完全消除。他们长期以来形成的饮食上的习惯,使得罐头这种新鲜食品难以被完全接受。
这种消费惯性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老年人群体中,就连年轻一代也受到了某些特定的程度的影响。
相比之下,在西方国家,罐头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它早已融入了当地人的饮食生活,成为一种习以为常的食品形式。
人们对它并不陌生,反而将其视为一种方便实用的存在。这种文化差异,也是导致中西方对罐头接受程度不同的重要原因。
总的来说,罐头在我国的不受欢迎,是历史发展、文化影响和饮食上的习惯等多重因素叠加的影响。
而西方则与我们相反,他们无论是饮食上的习惯还是历史背景和文化,都十分可接受罐头这种食物,因此,我国虽然是世界上第一大罐头生产国,产出的罐头却主要流向国外。
中国罐头产量占全球约1/4,出口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稳居第一,小小罐头闯世界——齐鲁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俄防长:乌军已损失近50万人!新动员法案将生效,大量乌克兰人试图逃跑!乌外长:留在国外也不能免责
医生维权受阻,给李文亮留言:最近被派出所传唤两次,有人威胁我进笼子坐老虎凳
男子称被“东郊到家”“加钟”,对企业“涉黄”疑云,监管应该出手
798与88rising“艺术+潮流音乐”跨界合作 为国际艺术目的地注入“年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