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苹果飘香。眼下,昭通市85万亩苹果迎来丰收季,在昭阳区永丰、洒渔、北闸、苏家院,鲁甸县文屏和桃源等乡镇苹果主产区,早熟、中熟苹果纷纷“下树”走向市场,晚熟红富士苹果采摘在即。在西南地区最大的苹果交易集散地昭阳区洒渔镇,客商云集,日均苹果交易量达3000吨。
“对昭通人而言,昭通苹果不仅是昭通特色水果的典型代表,更是渗入昭通人灵魂、融入昭通人血液的乡愁标签。”背倚苹果园,四周飘来苹果的清香,9月21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系列新闻发布会——印象昭通专场新闻发布会在全国建园标准最高、精细化管理最好的云南昭通北闸千柔苹果园内举行。“我在荒冲等你!”10月1日,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园试点创建项目——昭阳区红苹果乡村旅游度假区在10万亩全国单体面积最大的矮砧密植苹果示范园核心区开园,吸引大批游客入园游乐,农旅融合新业态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昭通有80多年的苹果种植历史。近年来,该市坚定不移把发展苹果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坚持科技赋能苹果产业提质增效,推进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积极探索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子,多举措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这是全国种植技术最先进、单体种植顶级规模的矮砧密植苹果园。”走进昭通市“昭阳红”10万亩矮砧密植现代苹果产业基地,红红的苹果均匀地排列在一行行矮砧密植的苹果树上,来自周边村社的务工群众在两米宽的树间道上忙着采摘、装筐,一幅苹果丰收、产业兴旺、群众务工增收忙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徐徐展开。通过土地流转、资金入股、托管代管、就业务工等方式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昭阳红”苹果基地共带动2.24万户8.98万人增收,户均年增收4800元以上。
“我以前在果园疏花疏果,年务工收入有3万元左右,今年从公司承包了84亩果园来管理,公司以每年每亩650元的标准支付托管费,年收入增加到了5.4万元。”通过共享产业高质量发展红利,昭阳区永丰镇新民社区群众甄全米在家门口实现了稳岗就业增收。和甄全米一样,从传统农民变成产业工人的群众,仅新民社区就有100余人。
为推动苹果产业提质增效,昭通市坚持科技引领做大一产,采用国际领先M9-T337自根砧矮化密植、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现代化果园管理机械,建成全国单体面积最大的10万亩标准化矮砧密植苹果园,实现节肥60%、节水70%、节土地70%,提前两年挂果,亩产量比传统种植提高30%。同时,加强品种收集保护、引种试种和品种选育,收集143个品种建立云南省省级苹果属滇东北种质资源圃,优选118个品种建成全国品种最多的昭阳红苹果科技集成示范园。
为破解老果园产量不高、优果率低等难题,昭通苹果主产区昭阳区深入开展土壤有机质提升改良、高光效树形改造、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果园提质增效改造技术集成应用,总结出了“三改、三减、一加强”的苹果园提质增效改造技术,即改土壤、改树形、改品种,减密度、减化肥、减农药,加强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推动老果园亩产量和优果率大幅度的提高。目前,全区共实施老果园标准化改造20万多亩。
昭通是我国南方地区最大的优质苹果生产基地。经过80多年的引种、培育和发展,昭通苹果从最初的158株扩大到85万亩,得益于低纬度、高海拔、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形成了早、甜、香、脆的显著特点和早、中、晚熟品种科学布局的产品体系。2022年,昭通苹果作为云南省唯一一个农产品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牌精品计划。2021年、2022年,昭通苹果连续两年出口量排名全国第二,出口单价稳居全国第一。
走进“昭阳红”现代苹果产业基地苹果分选生产车间,全国产能最大、每小时20吨苹果分选线有序运转,机械上料、自动清洁洗涤、智能检测、分类输送、自动封箱,全自动智能分选线度拍照、自动称重、红外线光谱分析等系列检测,分选线主机根据采集数据划分出不一样的等级的苹果,并从相应出口自动输出、封箱码垛,确保每一个苹果都能实现用户需求。”苹果分选车间负责人说。
多年来,昭通苹果依靠传统的人工分选方式,导致成本增加、分选效率低、进入市场的苹果品质良莠不齐。为延伸苹果产业链、提升苹果产品附加值,昭通市把苹果分选生产车间作为促进苹果产业提质增效的重点项目,引进技术领先的智能苹果分选线道生产工序和AAAAA级品质衡量准则,以严格的品质控制标准和精细的产品划分类别,为推动昭通苹果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昭阳红”苹果品牌连续3年获评云南省“十大名果”。
在昭阳区工业园区钰柏春冻干苹果脆片生产车间,一个个色泽鲜艳的昭通苹果经过自动清洁洗涤、削皮去核、切片处理、低温速冻、真空干燥等流程,变成了口感酥脆、酸甜适中、片片美味的苹果脆片。“公司规划了3条生产线个规格的苹果脆片产品走俏云南、广东等地市场,年销售额达120万元,带动当地群众30余人就近就业。”钰柏春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普骞说。
“既有白酒的风味,又保留了苹果的芳香。”同样值得期待的,还有云南滇秋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昭通苹果蒸馏酒。公司引进国际先进的白兰地酿造工艺设备,以昭通苹果为原料,经过清洗、榨汁、发酵、蒸馏、原酒陈化、过滤调配等工艺,酿造出零添加的苹果蒸馏酒,不仅填补了我省苹果深加工产业链条上的酒类空白,还为昭通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闯出了新路径。去年,公司5大系列产品销量达4.2万瓶、销售额700多万元。
延伸苹果产业链,提升产品价值链。昭通市坚持品牌带动做强二产,除了每小时20吨苹果智能分选线吨保鲜气调试验库,“昭阳红”苹果品牌影响力慢慢地加强。昭通苹果冷链物流园实现苹果年产能10万吨、年产值10亿元以上,全年可吸纳800余人就近就地就业,年人均收入达3.5万余元。昭通苹果产业辐射带动包装、运输、电商等下游产业实现产值8亿元,带动2.5万余人创业就业,实现年人均增收3万元以上。
休闲垂钓、户外露营、湖面泛舟,一个个独具特色的主题景区引人入胜;民宿休闲、特色美食、体验苹果采摘乐趣,一项项极具体验感的特色项目备受游客青睐。10月1日,云南省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园(田园综合体)试点创建项目——昭通市昭阳区红苹果乡村旅游度假区开园迎客,标志着昭通苹果产业农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
昭阳区红苹果乡村旅游度假区位于永丰镇新民社区荒冲自然村,距昭阳城区4公里、距昭通新机场5公里,2022年4月被列入全省17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园(田园综合体)试点创建名单。度假区位于10万亩全国最大的矮砧密植高标准苹果种植示范园核心区,依托18万平方米水库水域面积、7万平方米绿化面积,通过盘活乡村闲置资产,配套建设环湖景观、垂钓区、休闲区、户外露营、观光小火车、餐饮、民宿、苹果采摘体验园等服务设施,为广大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服务。
开园仪式上,主办方举办了精彩文艺演出,歌曲《美丽家园》《在希望的田野上》、舞蹈《民族团结一家亲》等节目,讲述了脱贫攻坚带来的历史性巨变,展示了乡村振兴战略描绘的美丽图景。“以前的荒冲地如其名,是个交通不便、产业薄弱的贫困村。如今,通过共享产业高质量发展红利,摆脱贫困的荒冲自然村变成了游客争相打卡的度假区,不少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昭阳区永丰镇副镇长李旭东说。
开园活动期间,主办方还推出了以昭通苹果为代表的特色优势产业农特产品及深加工产品展销活动,以及七彩洋芋、杉缸腌菜、手工红糖等昭阳区“一村一品”特色农产品展,50余户村民精选的特色美食亮相特色美食街。“红苹果度假区不仅是昭通文旅产业的新名片,还是展示和推广昭通苹果的新平台。”参展企业代表、昭通天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许朝林高兴地说,“此次参展的主要想法,是让更多的人知道昭通不仅有美食美景,还有早甜香脆的苹果。”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作为昭通市文旅产业的新名片,红苹果乡村旅游度假区还将融合乡愁文化、农耕文化,建设苹果乐园、半山酒店、乡愁记忆小巷等项目,打造田园观光、健康养生、文化体验、研学教育、美食娱乐、运动拓展等多业态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完善联农带农机制等方式拓宽增收渠道,延伸拓展农业产业链,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据介绍,昭阳区红苹果乡村旅游度假区不仅为昭通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参考和示范,还植入了观光、研学、餐饮、民宿等新业态,对盘活村庄闲置资产、拓宽群众就业渠道、促进农村群众尤其是脱贫群众增收具备极其重大意义。项目全部投产运行后,预计每年可接纳游客30万人次、培训研学2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亿元,产值可达3亿元以上,可带动园区周边农户15190户增收7500万元,其中脱贫户3149户。(记者 沈迅 蔡侯友)
在西南地区最大的苹果交易集散地昭阳区洒渔镇,客商云集,日均苹果交易量达3000吨。